English

“双拥”晚会不用“大腕”用新人

2000-01-31 来源:光明日报 记者 谌强 我有话说

本报讯(记者谌强)由全国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民政部、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解放军总政治部共同主办的2000年军民迎新春文艺晚会《世纪的春天》,目前正在进行剧场演出和录像制作,将于除夕前夜在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黄金时间与电视观众见面。记者近日在中国剧院观看了这台晚会的演出,切身感受到晚会令人耳目一新的可喜变化。

“双拥”春节晚会从1990年开始举办,今年是第11届,按照惯例,“双拥”晚会是在总政的部署和关注下集中全军优秀人才和优秀节目创作完成的。因而每年“双拥”晚会都集中了几大军种兵种的部队文艺团体和部队艺术院校中闻名全国的著名表演艺术家,可谓群星灿烂。记者前几年多次现场观看“双拥”晚会,对此记忆犹新。但观看今年的晚会,却发现在晚会上亮相的虽无一位著名演员,节目却精致、质朴、感人,令人耳目一新。

《世纪的春天》在节日气氛、“双拥”主题、军队特色这几个方面一如往年,而在新人新作、打破歌舞相伴的旧有模式、全新舞台美术设计这几个方面,与前10次相比,创新和变化却十分明显。最明显的变化体现在新人新作上。这台晚会的全部节目,都是在精选去年举办的第七届全军文艺会演优秀作品的基础上、集中全军优秀编创人员进行加工提高后而确定的,整台晚会呈现出与往年迥然不同的全新风貌。在舞蹈《草原的祝福》中,数十位女演员每人头顶四个瓷碗,在舞蹈中起伏、旋转、奔跑,瓷碗却稳稳地顶在演员头上,令人叫绝。据晚会的幕后人员介绍,她们不知经过多长时间的苦练才有了今天。来自西藏军区的藏族歌唱演员巴桑,一曲《吉祥颂》让观众听得如醉如痴,地道的西藏风格演唱独具特色和功力,而观众并不知道,演员却在台下经历了离开藏区的“醉氧”不适和生病。在小品《阅兵村的来信》中,并不知名的青年演员牟洋反串一位农村老大娘,风趣幽默,惟妙惟肖,其表演功力和剧场效果,一点也不亚于好些知名的笑星。

晚会的创新还体现在完全打破因袭多年的歌伴舞、舞伴歌的晚会既有模式上,所有的节目都是具有独立性、完整性的声乐作品和舞蹈作品。此举不仅给了观众较为纯粹的歌舞艺术享受,同时也对晚会的创作者和表演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节目本身以质取胜,有鲜明而完整的作品主题和内容,生动感人。这台晚会上的全部独唱歌曲都是由近年涌现出来的军队优秀青年演员表演,而且没有一个节目是对口型的“假唱”,从晚会极其热烈的演出效果看,观众们对此十分认同,一些出席观看晚会的部队老首长对晚会的清新、质朴和较高艺术水准尤其称赞。总政文化部文艺局局长陆文虎大校认为,晚会的这些创新和高水准节目,不仅保证了晚会的演出成功,而且也使这些水准较高的艺术作品有可能成为精品而保留下来。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